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2025/10/1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活动准备:

百宝箱、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建议:

一、导入: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盐)如:

1、面粉

2淀粉

3、糯米粉

4、盐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三、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1、面粉

2淀粉

3糯米粉

4盐

猜想统计

验证统计

在交流中幼儿各自说出了验证方法他们有的通过鼻子闻、有的通过嘴巴尝、有的用水来验证面粉的真假方法多多,兴奋无比。通过验证幼儿知道了4号盘的是盐因为它咸是用嘴尝出来的.;2号不是因为见到水就不见了,有的幼儿说出了这是淀粉,教师给予了鼓励;1号和3号的识别教师和幼儿做成了饺子皮放入电锅里煮一煮,出锅之后3号变的发粘幼儿很快判断出这不是面粉,则判断出真正的面粉是1号。

结束:

师幼一起归纳总结面粉的特点,对幼儿在活动时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并强调安全教育。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允许是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事物的。

活动自评:

根据《纲要》精神,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中,展开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尽情探索,而我在活动中早以成为他们活动中的朋友,倾听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动中,幼儿说的多,操作多,精力非常集中,并体会到了成功了快乐。通过操作幼儿也了解到了很多常识如:盐是咸的、淀粉遇见水就会融化、糯米团煮熟后是粘的,真正体现出“玩中学”的思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色、无味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丰富词汇:面粉 软

3、教育幼儿爱惜粮食,喜欢吃面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小狗木偶一个 ;不同种类的面食食品若干; 每组一盘面粉;小麦1瓶。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认识面粉的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狗贝贝的面食店今天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吧!”“瞧:有什么呀?”(出示面食)

“小狗贝贝店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它想考考你们,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面粉)

“这些好吃的都离不开面粉,想不想认识它?(想)“小朋友可以用小手摸一摸,捻一捻,闻一闻,吹一吹,看看面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面粉)

二、 引导幼儿利用感官、感知面粉的基本特征。

1、对幼儿的操作进行梳理。

师:“面粉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

“小朋友用你的小手来摸一摸这白色的面有什么感觉?”(光滑的)

“再用你的手指来捻一捻,觉得面粉怎么样?”(很细)

“来吹一吹、看一看、面怎么样?”(像粉一样,轻轻的飞起来)

“用鼻子闻一闻它有没有味道?”(没有)

教师小结:面粉的颜色是白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感觉又细又软的、吹一吹很轻,闻起来没有气味。

2、引导幼儿感觉面团的特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面粉的特性。

2、初步学会和面,能将干面粉变成面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各种面点模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

引导语:(出示面粉)咦,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吹一吹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2、集体交流,了解面粉的特性。

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粉状的、轻的。

二、观看教师示范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重点观察水和面粉的比例。

1、讨论制作面团的方法。

引导语:面粉 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做面包、馒头前要先把干面粉变成什么呢?(面团)怎样把干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让幼儿猜测哪份面团做出来的面食最好吃。

3、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4、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提出操作要求:①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②要及时揉捏面团。③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④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经验交流。

4、制作小点心,感受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好吃的面食

2、面粉、水、盘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1、教师: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2、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了解面粉的特性

1、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提问:那么,你们知道用面粉做面包、馒头等这些东西时先该做什么呢?教师小结:先应该和面团的。

3、教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

请小朋友动脑筋、动动手,试一试把面粉变成面团。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进一步让幼儿感受面粉粘的特性。

小结:白白的面粉加了水后是很粘的,多捏捏就会变成面团。

三、中华小厨师

1、欣赏-好吃的面食

2、教师: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

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3、提问: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

4、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四、展示作品,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