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
微文呈现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 篇1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和其他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法:
情景导入、谈话。学法:讨论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教师活动:
谈话: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物体,他们的面的形状是不同的,像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游戏中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红领巾的面呢?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学生活动:
生:长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请你拿出三角板、钟面等物体,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他们的角在哪里。
(3)教师正确指导指角的方法。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5)学生观察情景图。
说情景,并在图中找角
(6)学生小组中合作学习。
(7)学生指角,感受角。(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角的特点和形状)
(8)学生利用三角板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做角、感悟角的大小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办法做一个角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小组内动手做角。(放轻音乐)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做的角展示看。
四、组织练习,拓展延伸
1、请你找出我们周围物体面上的一个角。(让学生走出座位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角,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请你说出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角的特性)
3、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来做一个角。(动手做角,让学生更加懂得角的特性)
4、自主练习2。
5、请你数出下面图形共有几个角。
学生边指边说
生:顶点、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五、全课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学生谈收获。
2、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知识,希望你们课下多观察,将得到的收获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吗?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认识角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找角、认识角、判断角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技能目标:以学生从实物中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的角,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观察角
师:我们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它们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尖,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看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指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5、想像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我们的脑海里。
6、判断角
师: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7、找生活中的角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角了,那你能找出身边的角吗?谁能指一指?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噢。
(预设:生:黑板,钟表指针,地板砖……)
找部分学生指明并说出(可能指着角的顶点就说是角)
老师纠正错误,让同学们做到边指边说,明确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不管角的位置怎么样,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是一个角。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你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现在我们要变角了,变角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噢。
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所有学生操作)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
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师:老师请同学甲上来,你能做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吗?做好后就不许变了,想想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角谁大,谁小呢?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师:好,请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角,现在你觉得谁的角大呢?
(师利用自制活动角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生说出甲生大,老师再次用重叠法比较一下。)
再次把边拉长,让学生说出谁的角大,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以确认甲生的角大。
师:请同学们继续想象,如果老师的角两条边张开大小不变,只拉长边的长短,你们说,老师的角有没变大?
看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是没关系的。
小结: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现在我们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王国的问题吧。
数一数每个图中共有几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 篇3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会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教学难点:
区分角的大小并不是由两边的长短决定,而是由两边叉开的大小程度决定的。
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思想目标: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的能力。
教具:
活动角,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圆形纸
学具:
学生活动角,三角尺或直尺,小方格本(①号本)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线段,问:这是什么?
线段的两端有2个什么?生:2个端点。
师:画线段一定要用什么工具来画的?
生:三角尺和直尺
师:请拿起三角尺,问:三角尺上有什么?
请同学们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理念一:以线段图来导入,一方面:可以引出三角板上的角,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线段的两端叫端点,角的叫顶点,避免学生总把端点、顶点搞乱。)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
①谈话:角不仅在三角尺上可以找到,在校园里也可以找到,请大家打开书本第38页。
问:图上有些什么?能找到一些角吗?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多!
生:球门上有角,爷爷的剪刀上有角,同学们做操伸手的双手形成一个角,表的两根针形成一个角。红旗上有角,窗户上有角,教学楼……
(设计理念二: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过度:大家真棒,藏在校园里的角都让你们找到了。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角,请打开书本第39页例1,你能从这三个物体上找出一些角来吗?
师:角是怎样的?把它们脱掉外衣是这样的。
2、说一说
①师:角的中间是怎样的?两边又是怎样?请大家拿起三角尺,摸一摸,感觉一下说给同桌听。
生:中间尖尖的,两边直直的。
②师:中间尖尖的叫顶点,直直的2条线叫边(边说边板书)
③电脑出示一个角,请学生说出顶点、边、边
④小结: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⑤比较:线段的端点和角的顶点出示刚才导入用的`线段
问:线段的2端叫什么?(端点)
角的中间这个叫什么?(顶点)
⑥让学生完成书P39,另外2个角。
⑦展示作业。(设计理念三:让学生马上进行反馈练习,促进对新知识的接受。)
3拉一拉
①师:(拿起活动角)把角的两边拉开,这个角怎样?把两边拉回,这个角又怎样。
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拉一拉,说一说。
②a师出示大小一样的2个角。
如图:
(书本第42页第三题)。
并且把它们重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
b。课件显示:完全重合
再次让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系。
c、完成书本P43、3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4、折一折
师:每人拿起你的准备好的O纸,看看能折出一些大小不一的角。
生:互相欣赏,互相打分
展示:生1、我折了这个角
生2、我折了这个角
全班比较:这2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5、画一画
师:我们已经知道1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那么,怎样画出1个角来呢?
①请打开书第39页例工,读一读题目,然后讨论:第一步画什么,第二步画什么?
②小组汇报,首先画一个顶点,画画2条边。
③师:什么叫从不同方向画
④师板出
⑤请学生用小方格画,1个角,并标上各部分名称,最好与老师不同方向的。
⑥工人展示作业,师评,生生互评打分。
(设计理念四:通过让学生拉一拉,折一折,等多种实践开线,直观感觉认识角的大小,再通过画一画,逐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书P42.1(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把该题放在课件里出现。)
2、寻找生活中的角
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或同学的衣着,看看哪些地方有角,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并且用手指一指,然后上台交流。
设计理念五:(通过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角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二条边。
生:我找了许多角。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找一找家里的角,看谁找得最多。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这个数学的好朋友带来了吗?(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板书:角)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老师明白了,小朋友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小学数学教案《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它们是角吗?
3、那你们心目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想象的一个角画出来好吗?你们对黑板上画出的角想说些什么?(小朋友画的一个角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等一下再来看。)
4、但老师又有点明白了,看来角不单单是一个点,(多媒体演示)这一点尖尖的只是角的顶点,那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这样的图形就是角。小朋友一起来指。(再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的顶点与边,学生模仿指)
5、用这个方法把你身边的角指给同组同学看。(指名上来指)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角记在头脑里,问:头脑里有角了吗?是怎么样的?
7、画角: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头脑里也有了角,你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
(1)你准备怎么画呢?
(2)(多媒体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电脑老师是怎么画的?再来看一遍,对的,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小朋友也用正确的方法画两个方向不同的角,画好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再看看你们组画的角,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真会欣赏人。
8、小结:学到这里,你对角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辩论提高
1、角爷爷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角家族的成员,小朋友,快来看,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2、学到这里你对黑板上的这些角又想说些什么?
3、做角:拿出毛线、小棒、纸、吸管来,问:这里面有角吗?请你当一回魔术师,变出角来,也送给角爷爷。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也说它也是角呢?小朋友真是心灵手巧,用不同的材料做了不同的角,但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小猴也急急忙忙地赶来了,说:你们看,你们看,我送来的角才多了,你们看出来了吗?谁也象小猴那样多送几个角给角爷爷,你想送什么图形呢?
5、这下小猪明白过来了,他不但把这条边拉直变成了角,而且还添上了一条线,你猜小猪送了几个角呢?
6、你们都送这么多角给角爷爷,这下小猴可急了,猴妈妈说:“别急,别急,你只要在这个三角形上……就会使角变多起来。你们有办法吗?那赶快来试一试。(小朋友也可以到别组去看看,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角又最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