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课文中的新词.
2.理解课文是分几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3.对重要句段的理解.进行段的训练,围绕中心句展开去说.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香港的魅力.
2.进行段的训练,围绕中心句展开去说.
难点:
进行段的训练,围绕中心句展开去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当你们的'导游姐姐带你们去我国的东方之珠——香港去旅游。
2. 用简短的语句介绍香港。]
3. 板书:香港
(二)进入新课
1. 教学词语。
2. 课件出示海豚和海狮的精彩表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快速默读课文,说出导游姐姐将从哪几方面去介绍香港。
4. 板书:旅游胜地 美食天堂 万国市场 灯的海洋
5. 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海豚和海狮表演的句子。
(三)指导朗读感知重点内容
1.指名读。
2.范读。
3.指名读
4.齐读。
5.引导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6.感悟中心句的表达方法。
7.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说一说(任选一句为中心句展开去说)
1.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2.公园里百花齐放。
3.蓝天上白云朵朵。
(引导学生任选一句展开去说)
(五)出示课件美食图片
1.欣赏图片。
2.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都有哪些地方的美食。
(六)出示课件商场图片
1.学生说说想买的物品并说理由。
2.随机理解琳琅满目,物美价廉。
(七)出示香港迷人的夜景
1.欣赏。
2.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哪些灯的光交集在一起?
3.指名学生回答。
4.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2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的璀璨的明珠内涵。
3.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培养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香港有关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香港风光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播放《东方之珠》)。 听过这支歌吗?歌中的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香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香港,璀璨的明珠 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香港有什么了解?
生:我知道香港曾经是一个小渔村,现在是国际化的大都市。
生:我还知道香港是购物者的天堂……
生:我知道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
师:是呀,被英国殖民者侵占了百余年的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一个令人激动和难忘的日子。
现在的香港已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著名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今天,我们就跟随课文,一起走近香港,来了解这颗璀璨的明珠。
二、预习与自学──读通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4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看导读提出哪些问题?(指读、交流),请同学们带着导读提出中的问题“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字的这么办?
三、讨论与交流──读懂课文
交流自读收获 :
师: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师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灯的海洋……
师:对,全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知道的。
(师:谁能找到每个段落的重点句子?
师: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就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你们真会学习。)
四、合作学习,学习课文
你对解香港的哪一方面最感兴趣呢?你就学习哪一个段落。你想怎样学习?老师建议你:(出示)先读一读,画一画,这一段的中心句。再读一读,想一想,围绕着中心句主要写了什么?最后与你的同伴交流交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学习。
师:谁愿意向大家交流你的学习收获?
生:我对香港的“万国市场”最感兴趣。中心句是……围绕着它分别写了……
师:说得很好。大家想看吗?(播放)那谁愿意在给大家读读这一段?
生:我对香港的“美食天堂”最感兴趣。中心句……围绕着中心句向我们介绍了……(谁还有补充吗?)
师:那这么多的美食到底都有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出示多媒体。看后你想说些什么?所以他被称为“美食天堂”我们大家一起读好吗?
生:我对香港的“旅游胜地”最感兴趣。中心句……围绕着中心句向我们介绍了……(谁还有补充吗?)
师: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那多有趣呀,想不想看看他们的表演?(播放多媒体)这么好玩儿、精彩的表演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他真是旅游胜地呀!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
生:我对香港的“夜景”最感兴趣。中心句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句作者都写了……体会到什么?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香港的夜景呀?(指读课文,播放多媒体)
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读吗?谁愿意来读中心句?其余的.同学来读分述的句子。
(1)男同学读中心句,女同学读分述的句子。
(2)老师读中心句,同学们读分述的句子。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作者从购物、美食、旅游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我想,凡是去过香港的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出示课件)齐读: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再读:读出赞叹。课文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那就是因为作者紧紧围绕着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
五、拓展延伸,仿(说)写练习。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描述。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小练笔。
下面,你可以任选其中的一句话,或自己编一个中心句,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
1)大课间的时候,我们的操场真热闹啊。
2)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同学们先想一想,在与同桌之间说一说。
(1)指名说。
(2)动笔写。
(3)全班交流。
或师:通过课前预习和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香港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你想对香港说些什么?(出示:香港,我想对你说)
六、全文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走进了香港,了解了香港,还学会了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真了不起。如果你还想了解香港的其他方面,课后继续查找资料,我们将举办香港资料展。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个城市?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播放《东方之珠》引入新课。
2.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学习:
1.同学们,对香港这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你一定充满好奇。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你的疑问,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香港的?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
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香港游览。
(1)从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2)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3)激发朗读,欣赏图片,加深印象。
(4)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食天堂”的香港。(引: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5)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看图交流。
(6)学生介绍“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7)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三、当小导游带大家参观香港的夜景。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经过香港之旅,相信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香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同样让你印象深刻吧!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那可是作者的心声啊,字字句句中都包藏着作者对“东方之珠”的喜爱之情。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小结全文,升华感情:
1.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香港的今天是繁荣而美丽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它曾经历经百年沧桑,它曾经一度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同学们关注今日香港的同时也让我们再去目睹一下97回归时的盛况。大家可以在网上进一步了解香港。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热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香港。
3、指导学生理解“璀璨的明珠”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了解香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璀璨的明珠”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课前准备
一、预习:
1、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2、通读全文,自学生字词,对字词、内容质疑。
二、有关香港回归片段的资料片。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板书课题,揭题激趣。
(1)齐读课题:关于香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有关香港的资料。
(2)1997年在中国有一件特别振奋人心的大事,一件人们期盼已久的大事,是什么事呢?(出示课件1)。
(3)(出示课件2)学生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提出问题:那么香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认识香港,了解香港。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音正确。
2、学习词语,积累运用:这篇课文有很多优美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1)齐读词语。
(2)你喜欢哪一个词语?能说出它的意思吗?能结合生活实际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3、出示阅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小声读,默读,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2)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万国市场——(香港是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此做生意。)
美食天堂——(在香港有各地的美食,让人大饱口福。)
旅游胜地——(香港是个旅游胜地,有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
灯的海洋——(晚上,香港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三、再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你喜欢哪一句或哪一方面?为什么喜欢?读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边读边评,读的怎样?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分析课文
1、海洋公园:
(1)为什么喜欢?
(2)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边听边评。
(3)看视频。
(4)这么精彩的表演,谁还愿意读给同学们听?
(5)多人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6)小结:作者紧紧围绕这一句,从不同方面把海豚和海狮的精彩表演写的很具体。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方面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描述。出示课件,让学生读——想——说给同桌听——再指名交流。
2、灯的海洋:
(1)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2)谁还喜欢?合作读。
(3)教师引读:香港的夜景真美呀!的确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香港的夜景(出示课件)。
3、自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这两个自然段。
4、香港这么迷人,你觉得香港像什么?(扣课题)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练习
1、我们的家乡宁夏,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看课件。
2、你能仿照课文中自然段的写法,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3、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练结合落在实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本,潜心会文本,善用巧用文本中的每一个句段,把这些句段当作练习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学中练,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语言的准确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语文能力。这种学与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更新了教学形式,而且拓展了教学内容,依据文本,活用文本,让语文课的味道更浓,让学生学起语文来更有滋有味。
这篇课文层次清楚,教学中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什么难度。我在多次揣摩教材后,根据这一点,着手自己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由于要在五个教学班讲,作为新来的教师,各班级情况不熟悉,在教案设计上有顾虑。一开始设计的教案环节过于太细,课件制作容量太大。在一班上完课后,存在的问题出来了,组长郭老师和其他老师认真听课后,对这节课提出了很多要修改的地方,在她们的帮助下,我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和课件的修改,在二班上课时效果明显要比一般好。上完课后我又虚心听取组内教师的意见,再次修改。第三次上这课时,正好教研室段老师和魏主任听了这课,她们都对这课的教学直言不讳的指出存在的缺点,那就是语文课上让学生读的书少了,课堂上进行学练结合很好,但学生在学练上有难度,段老师对这课的教学设计很满意。随后我根据提出的建议,又进行了第四次、第五次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虽说是一节课,但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团结的力量。正是这种集体的智慧,才使我的教学一次有一次的进步,一次有一次的提高。
多次的教学设计,多次的操练,使我对这课反思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在出示学习要求后,让学生按阅读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我紧紧围绕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
2、为了加深学生的体会,教学中运用图片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
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3、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许多词语,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惧全、举世闻名、璀璨无比”等词语,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查字典(词典)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这样可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4、在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学练结合。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写自己家乡的美景。在写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词语和句式可以完全迁移过来运用。我用课件出示练笔提示,用范文引路,学生的习作灵感和思路大为开启,班上产生的各不相同的优秀练笔不是很多,也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教学效果。效果不另人满意,这是教学中最大的不足。
这课书最适合在小练笔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指导中自始至终贯穿着“注重兴趣”。但作为三年级学生来说,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学练结合,刚刚起步,训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学生知道的地方和去过的地方比较多,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书面写作的初始阶段,还是有着很多的困惑。把握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兴趣和自信,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使学和写真正结合起来。因为,学生对所写的事物虽有深切的感受,但感到有话不会说,不会“乐于书面表达”,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培养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3.进行段的训练,读懂重点自然段意思。学习围绕一句话写段,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示题,理解
2、指名读,正音;齐读
3、理解“璀璨”。从题目可以看出香港是怎样一个地方?
是的,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香港这颗璀璨明珠的魅力,赶紧打开书94页。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谁能响亮地将这篇课文的学习要求读给大家听?
2、请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
3、指名汇报,师伺机板书。
三、合作品读
1、接下来将学习时间留给四人小组,请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出示)
1.香港的商品、美食、海洋公园、夜景堪称“世界之最”,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呢?
2.每人选定其中的一个方面,朗读有关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设计导言词;
2、小组准备
3、小组上台汇报,评议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香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资料链接:可是,香港这颗明珠也有一段苦难的'历史。(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像香港这样闪耀着明珠般光芒的美丽繁华的地方还有很多。现在,让我们模仿课文先总后分的形式,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的一个方面来夸一夸、赞一赞。
《香港,璀璨的明珠》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给这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培养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3.进行段的训练,读懂重点自然段意思。学习围绕一句话写段,进行小练笔。教学重难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融合,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别介绍香港的商品、美食、海洋公园、夜景。整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